山東旭銳新材專注于材料助劑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
突破材料邊界 引領助劑未來
Break through the material boundary and lead the future of additives
發布時間:2016-07-05瀏覽次數:672
?慧聰化工網訊:由于前期丁二烯價格暴跌,亞美套利窗口開啟,大量亞洲丁二烯貨源轉向美國市場,導致亞洲市場供應偏緊;加之亞洲部分裝置檢修,4月中旬以來,丁二烯開始觸底反彈,小幅上漲。然而,市場人士認為,盡管價格觸底反彈,但下游合成橡膠行情依舊疲軟,丁二烯大漲可能性很小。
價格暴跌打開套利窗口
受需求疲軟以及供應充裕的雙重影響,今年3月份,亞洲丁二烯遭遇“倒春寒”,一個月內價格下跌了28.6%;國內丁二烯則從3月初的1.48萬元(噸價,下同)跌至月底的1.11萬元以下,跌幅達到25%,價格接近谷底。
美國的能源革命使頁巖氣和石油氣裂解乙烯的工藝興起,其成本比石腦油法減少近一半,但這種新工藝并不會副產丁二烯。這導致美國丁二烯供應缺口進一步增加。3月份亞洲丁二烯價格的暴跌開啟了套利窗口。3月底,亞洲丁二烯價格下跌至1450~1500美元(CFR,東北亞),從亞洲到美國的運費為350~400美元,而美國丁二烯現貨價格則高于1850美元(CIF,美國海灣),因此亞洲供貨商把貨出口到美國有利可圖,同時將多余庫存出口到美國也將阻止亞洲的價格下行。
市場人士稱,4月份,大約有15000噸丁二烯已經流出了亞洲,其中大約10000噸丁二烯貨物被出口到美國,另有大約5000噸丁二烯庫存加工成了丁苯橡膠。
供應減少行情觸底反彈
由于宏觀經濟低迷,丁二烯盈利疲軟,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廠商已在3月將裂解裝置的開工率削減至80%,4月份開工率又進一步下降。揚子石化22萬噸/年裝置3月份以來開工率只有六七成。同時,亞洲多套丁二烯裝置停車檢修,加劇市場供應緊張。其中,韓國麗川石腦油裂解中心24萬噸/年丁二烯裝置計劃5月初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停車檢修。國內齊翔騰達10萬噸/年、天津藍星3萬噸/年、北京東方2.4萬噸/年丁二烯裝置,3月底以來一直處于停車階段。齊魯石化16.4萬噸/年丁二烯裝置在4月8日至5月中旬停車檢修。而齊翔騰達新建成的5萬噸/年丁二烯裝置原計劃在4月份投產,現已推遲開車計劃,何時開車還是未知數。
此外,3月份開始,歐洲丁二烯生產商也進入了春季裝置停工檢修季節,而Naphtachimie公司位于法國拉瓦拉的一套74.5萬噸/年蒸汽裂解裝置自去年12月22日起因技術故障被迫關停,導致12萬噸/年丁二烯裝置原料供應出現難題。受歐洲蒸汽裂解裝置減產和非計劃停工的影響,亞洲市場遠洋船貨供應量也出現下降,進一步加劇了亞洲丁二烯供應緊張。
同時,由于中國市場低迷,合成橡膠供應過剩,中國的丁二烯進口資源同樣呈現減少趨勢。海關數據顯示,3月份我國進口丁二烯2.84萬噸,較2月份下降9%左右。國內華北市場率先反彈,從3月底的10350元上漲至4月底的11400元,華東市場則小幅反彈至10850元。
下游疲軟導致大漲乏力
目前,由于全球汽車產業不振,中國、韓國的一些順丁橡膠和丁苯橡膠廠家要么停產,要么減產。